2020海南客运班线恢复情况汇总(更新中)
海汽集团最新消息,海口汽车总站、美兰机场车站、港口车站正常营运,海口汽车西站(省际总站)自2020年3月11日起恢复营运,海口汽车东站3月20日恢复营运,各车站班线车逐步恢复中,具体发车情况以当日发班时间为准。
海口客运目前,海口汽车总站、美兰机场车站、港口车站正常营运,海口汽车西站(省际总站)自今日起恢复营运,海口汽车东站暂不开业,各车站班线车逐步恢复中,具体发车情况以当日发班时间为准。
据悉,拟定于2月22日首批恢复海口市区到各乡镇的农村客运线路共12条,途经甲子、白石溪、中税、咸来、三门坡、长昌、遵谭、永兴、新坡、大坡、大致坡、曲口等乡镇和交通要点,采取灵活发班方式,但最长发班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。同时还将恢复海口汽车总站运营,为农村客运班线提供站场服务。
2022海南儋州中小学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及返校要求
1、儋州市的中小学于9月18日至19日迎来高中年级、初中二至三年级、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。中职学校、小学一年级、初中一年级及幼儿园则定于9月26日开学。具体返校日期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组织错峰返校。若个别学校未完全满足开学条件,需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可延缓开学。对于市内师生员工,开学前7天内不得离儋。
2、开学时间 高中年级、初中二至三年级、小学二至六年级开学时间为9月18日-19日;中职学校、小学一年级、初中一年级及幼儿园开学时间为9月26日(小学一年级、初中一年级招生工作时间另行通知)。各校(园)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错峰返校。
3、年秋季学期,海南多个市县的开学时间安排如下:正常开学:海口市的中小学、幼儿园(含省属)定于9月5日开学,中职学校(含省属)则在9月13日开学。所有师生员工需在海口居住满7天,并持72小时内“三天两检”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。
4、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,海南省儋州市的中小学(幼儿园)开学时间从原定的9月1日被推迟。具体开学日期将依据儋州市的疫情防控最新情况,通过综合评估后决定。一旦确定开学日期,将会提前七天向公众发布。开学时,儋州市将实施分阶段、分批次的复课安排。
5、定安全县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于9月13日正式开学,海南省工业学校和海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则于9月17日开学。学生和教职工需在9月5日前返回定安,特殊情况需向学校报备。师生员工在开学前7天内原则上不离开定安,非必要不离琼。
6、定安地区的中小学与幼儿园于2022年4月11日恢复线下教学。返校的具体要求如下:对于近期曾到访三亚、陵水两地的师生员工及其同住人员,暂不返校,具体返校时间将另行通知。而对于到访过海口、琼海、儋州、万宁等地的师生,返校前需要提交学生本人在48小时内两次阴性核酸检测结果、健康码与行程码。
海南儋州市滞留旅客返程申请及出岛安排
针对乘坐飞机返程的旅客,我市将开通免费滞留旅客转运大巴服务,负责“点对点”转运至出发机场;自驾旅客将组织引导车全程引导,转运至港口码头。前往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的旅客,每个集中乘车点每天各发车2趟,发车时间为6:00和18:00,班车运力根据旅客数量适时调整。
海南滞留旅客可以通过火车出岛,但需要提前在海南健康码上提交离岛申请,并预约健康驿站。具体离岛流程如下:对于阳性感染者、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、滞留在中高风险区的旅客,暂时不允许返程。海口市自驾游旅客及其他旅客需要提前3天入住海口指定的健康管理驿站,进行健康监测。
港口离岛政策(包括自驾、轮渡、火车)- 阳性感染者、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、以及滞留在中高风险区的旅客,目前暂不允许返程。- 滞留在无疫情市县和低风险区的旅客,需提前3天入住政府指定的集中健康管理驿站,并进行健康监测。
2022海南现在离岛还需要申请吗?
1、当前,海南离岛无需提交特别申请,只需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顺利离岛。美兰机场的最新规定 根据海口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美兰国际机场驻点工作组的通知,自9月21日19:30起,儋州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,离岛旅客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2、滞留旅客可以通过海南健康码发起“离琼申请”。登录海南健康码首页,点击“离琼申请”入口,根据需求选择“本人离琼申请”或“代他人离琼申请”。海南健康码为绿码的旅客,可以继续填写离琼申请;红码或黄码旅客则需查看转码原因,按要求落实措施。
3、如果选择通过港口离岛,建议提前3天进行离琼申请。申请通过后,需要预约健康管理驿站,并进行3天的健康监测。申请时请注意,健康管理驿站的预约可能需要提前规划,以确保顺利出行。对于飞机离岛的旅客而言,虽然没有特别的时限要求,但建议至少提前24小时申请,以便及时激活离琼码。
4、所有滞留旅客必须在海南健康码首页“离琼申请”栏填写信息,提交离岛申请,待审核通过后,才能购买机票、火车票或船票。此外,对于滞留在无疫情市县或低风险区的旅客,需提前3天入住指定的集中健康管理驿站,进行健康监测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