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铜川府路的行政区划
咸平四年肢缓枝,益州路与子洲路分置,子洲路辖子洲、随州、常州、徐州、泸州、贺州、戎州、衢州、淮一支军队,光一支军队和抚顺监狱。
年,铜川县归属咸阳分区,1953年直接隶属于省人民政府,1958年国务院决定撤销铜川县,设立铜川市,合并富平县、耀县部分区域。1961年,铜川市归渭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,1966年成为省辖市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1980年铜川市行政区划有所调整,市区划分为城区、郊区,并接纳了蒲城县的部分乡和耀县。
铜川市的行政区划包括3个区、1个县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。具体分布如下:3个区分别是:王益区,面积162平方公里,市政府驻地在朝阳路9号的正阳路9号;印台区,占地6254平方公里,区政府位于城关街道同官路;耀州区,面积15475平方公里,区政府设在永安路街道办事处西大街。
民国初年:同官属西安府。1949年:4月铜川解放,7月7日县名改称铜川。1958年:4月5日撤销铜川县建制,成立铜川市,归省管辖;11月1日撤销富平县、耀县建制,将两地行政区域及宜君县部分地方并入铜川市。1961年:8月恢复富平县、耀县建制,铜川市改属渭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