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期间我国外贸进出口“双降”
继去年12月,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以17%的增速平稳收官后,今年初又遭遇疫情冲击。据海关总署数据,今年前2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12万亿元,同比下降6%。其中,进口总额08万亿元,同比降4%,出口总额04万亿元,同比降19%。猪肉、口罩等民生消费品进口逆势增长。
外贸双降指的是出口和进口的双下降。详细解释如下:外贸双降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,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和进口贸易均出现下降的现象。这种情况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首先,全球经济形势是影响外贸的重要因素。当全球经济不景气或增长放缓时,各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可能会下降,需求减少会导致进口量减少。
我国外贸在2020年受疫情和贸易摩擦双重影响,前7个月进出口双降,外贸顺差增近50%。二季度开始,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复苏态势,7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5%,出口增长4%。
在新冠疫情的全球影响下,外贸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2020年,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,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,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。面对困难,许多外贸人通过不懈努力,成功转型并抓住了订单回流的机会。
中国为全球抗疫做了哪些贡献
中国为全球抗击疫情赢得了宝贵时间。作为人口众多的国家,中国迅速建立了国家级的防控体系,并动员了大量资源。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,全国各地团结一心,武汉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疗设施改造,迅速增加了收治能力。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快速扩散,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应对时间。
物资供应与技术支持:在疫情期间,中国向世界各国提供了2000多亿只口罩、20亿件防护服和8亿份检测试剂盒。此外,中国出口了21万台呼吸机和63万台病员监护仪,以及19亿件红外测温仪。中国还组织了上百场跨国视频专家会议,与全球分享抗疫经验,不遗余力地支持全球抗击疫情。
最早向世界报告疫情:中国最早向世界报告疫情,并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,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。2019年12月27日,湖北省中西医协和医院向武汉市报告不明肺炎,赴武汉指导疫情处置工作。2020年1月1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。
新冠疫情下如何增强产品出口优势
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,我国防控优势凸显,推动了汽车、集装箱船、平板电脑等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。但全球疫情终将得到控制,我国如何占领全球供需缺口,将贸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,是推动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应关注的重要问题。
受新冠疫情影响,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形势不容乐观。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,今年1―2月中国出口04万亿元,下降19%;进口下降4%;贸易逆差429亿元,而去年同期为顺差2938亿元。
新举措特别强调了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推进。任鸿斌提到,优化出口产品结构,提升产品质量,有助于形成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。商务部将制定“十四五”外贸发展规划,进一步提升外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。自今年初以来,一系列稳外贸政策已经取得显著成效。
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方面,优化出口食品农产品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,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,有条件口岸开通农副产品“绿色通道”,助力优势产业壮大。加强对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的跟踪、调查、分析和研判,提升企业应对能力,增强“云系”品牌竞争力,促进特色优势产品出口。
在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方面,海关优化出口食品农产品的安全监管体系,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,并在有条件的边境口岸开通农副产品“绿色通道”。海关加强对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的跟踪、调查、分析和研判,提升企业应对能力,促进云南特色优势产品出口。
中国现在还能出口吗
1、中国目前仍然可以进行出口贸易。 外贸是指两个国家之间的货物交易,根据中国的进出口货物条例,即使在疫情期间,这种交易仍然可以进行,只要具备进出关证明册,就可以进行出口。
2、今年前五个月,中国的服务出口增长了3%,货物出口增长了1%,参与进出口的企业数量增加了6%。尽管全球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剧,中国外贸依然保持稳定增长。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朱咏指出,尽管面临压力,但中国外贸具有强大的韧性,未来有望推出更多新举措,以维持外贸稳定。
3、中国现在还能出口。外贸是来往于两个国家之间的货物交易,依照我国进出口货物条例可知,在疫情期间,该交易是仍会来往的,有进出关证明是可以出口的。
4、当前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以需求端为主,外需不足、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,挑战前所未有。根据摸底显示,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订单被取消或延期、拒收拒付风险上升、新订单减少、供应链受影响、国际物流受阻、资金压力增大等。
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商品都有哪些?
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有以下几大类: 工业制品 工业制品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,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、电子产品、纺织品、服装、鞋类等。这些工业制品以其高质量、高性价比和多样性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。尤其是高科技产品,如通信设备、计算机和零部件等,已成为中国出口的重要增长点。
我国的对外出口商品种类丰富多样,涵盖了农产品、通信产品、钢铁、陶瓷、机电、服装、高新技术产品、汽车零部件、能源产品、林产品、建材、原料医药用品以及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。农产品主要包括水产品、蔬菜、水果、花卉、畜产品、粮食和食用油籽等。
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机电产品、高新技术产品、纺织品和服装等。机电产品一直是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,涵盖了众多领域,如汽车、机械设备、电子产品等。这些产品因其高质量、高性价比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。
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有以下几类: 工业制品 中国制造的工业制品在全球市场上非常受欢迎,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、机械设备、汽车零部件、家用电器等。这些产品以其高质量和相对较低的成本而著称,具有很高的出口竞争力。 农产品 中国的农产品丰富多样,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包括茶叶、水产品、蔬菜、花卉等。
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涵盖多个领域,具体如下: 电工电子产品:包括大型机械设备、自行车、摩托车、小型机械、汽车配件、五金、化工产品、工具、车辆(室外)、工程机械(室外)等。 机械设备: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,机械设备是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年出口额约为1200亿美元。
发表评论